![]() |
【转帖】jig之简单教程-----我的椭圆我做主 - 精华帖集合
jig之简单教程-----我的椭圆我做主 - 精华帖集合
www.dimcax.com jig之简单教程-----我的椭圆我做主 , , , 关键词: jig 一拖多 ucs 坐标变换 自动更改 下面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教程来和大家讨论jig的做法。 程序目的,通过jig方式,选择两个角点,形成虚框,在ucs下创建椭圆,效果演示如下: 1、首先,新建一个objectarx工程。 选取mfc支持(当然也可以不要)。工程名字叫myellipsejig. 2、工程创建完毕后。现在采用向导方式创建一个jig类。 其中的class nme指的是jig类的名字,我取了ellipsejig class to jig是指的是要拖动的对象,我这里要拖动的主对象是椭圆,所以类应该是acdbellipse,至于怎么实现一拖多,请看以后的代码。 number of inputs是指中间拖动过程中实现的输入,因为拖动前有一点是已知的,所以只要知道另外的一点就行了,数目应该是1。如果是创建多段线之类的,可能在1之上。 头文件和cpp文件让它自动命名,点finish其他让程序自动生成。 3、这样我们会看到程序自动生成一些函数和成员。 如果在vs2002下,可能下面的两句话要注释掉 ellipsejig.h //acrx_declare_members(ellipsejig); ellipsejig.cpp //acrx_cons_define_members(ellipsejig, acedjig, 1) 否则的话程序编译好了,cad加载会出错退出。 然后我们添加一些自己的成员函数,为了直观起见, 注释掉//acdbellipse *mpentity ;并把所有的mpentity替换成m_pellipse 这是要拖动的主对象。 以下是要添加的: //出错信息,两个角点,ucs的变换矩阵 acad::errorstatus m_es; acgepoint3d m_pt1,m_pt2; acgematrix3d m_xform; //- 拖动的实体—椭圆,多段线及其id acdbellipse* m_pellipse; acdbpolyline* m_ppolyline; acdbobjectid m_polylineid; //线型比例,椭圆比率,主轴,法线 double m_ltscale; double m_radiusratio; acgevector3d m_majoraxis; acgevector3d m_normal; 其中有些原有的我已经改名。对于成员函数,则加了如下: ellipsejig(ads_point pt); //重载构造函数 acad::errorstatus getlinetype(); //获取线型 acedjig:: dragstatus startjig (); //改动了一下 acad::errorstatus appendentity(acdbentity * pent ,acdbobjectid & objid);//添加实体。 template<typename t> t abs(const t x); //绝对值函数,这个是为vs2002用的,2005版本用不着。 4、函数的说明: 我们对构造函数重载,得到我们需要的一些全局变量数值,例如线型比例,和ucs的变换矩阵。转化第一点ucs坐标为wcs坐标。这些完毕后转入到entity,然后转入到startjig 5、jig的流程一般如下: 构造函数()->startjig()->entity()->dimdata()->sampler()->getstartpoint()->getnextpoint()->update()->updatedimdata-> setdimvalue()->entity()->startjig(); 其中startjig,开始拖动,对一些做初始化,譬如m_ppolyline,等. getstartpoint,getnextpoint,是橡皮筋效果,跟多次输入有关,这里我省去了,合并到一个函数sampler,采样取点.update对采样的点进行更新. sampler,update,entity,这几个是不能更改名称和参数的。 dimdata,updatadimdata,setdimvalue跟动态标注有关。 6、为了实现一拖多,必然要在startjig中定义多个类。 我这里定义了两个类型,acdbellipse,这是最终要创建的,acdbpolyline,这个是拖动时显示的,但拖动完毕后要删除的。你可以定义更多的。 startjig的函数流程, 先设置返回状态为knull,然后为了虚线框效果,加载线型获得线型比例,初始化虚线框为多段线,增加4个顶点,添加到数据库,完毕,打开多段线进行操作,如果处于正交模式,提示用户,两个角点连线水平或垂直,则无法创建椭圆。再创建一个椭圆类,开始拖动创建,这时候程序转到采样取点, 7、sampler取样函数的分析: setspecialcursortype (acedjig::kcrosshair); 设置拖动时光标形式:kcrosshair为十字交叉线,其实设置为krectcursorye也是可以创建矩形框的,但是是实线,我想要的效果是虚线,setuserinputcontrols((userinputcontrols) (acedjig::kaccept3dcoordinates| acedjig::knonegativeresponseaccepted| acedjig::knozeroresponseaccepted));说的是用户输入的方式,大家自己去理解。 这时通过acquirepoint(m_pt2);获得点的坐标,如果想要橡皮筋效果,则是acquirepoint(m_pt2,m_pt1),这个时候如果取点正常,退出函数,转入update函数, 8、update函数分析: 因为取点时候,虽然是在ucs中,但得到的点仍然是wcs的,我们不能直接使用得到椭圆和多段线,要经过一些几何上的变换。所以需要通过acdbwcs2ucs转化为两个临时点,为了避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,要对z值统一。如果椭圆比率很少,或者两个角点水平或者垂直,将退出这个update函数。 然后修改多段线的法线为wcs法线,高度为第一点的z值,这步很重要,与下面的矩阵变换切切相关。为什么要这么做,因为这时候我们是当作在wcs中画。这时候修改多段线的端点为计算得到的端点。 椭圆中心点的坐标是这个矩形框的两个角点的中点, 然而主轴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,如果椭圆比率大于1,则改变主轴线方向,比率改为其倒数,并对多段线线型比例做调整。 这时候我们得到的数值如果不做坐标变换,是错误的,因为我们是在ucs中,而椭圆和多段线存储的数据是以wcs方式存储的。所以,转换椭圆的中心点和主轴为世界坐标,同时采用矩阵变换的方式变换矩形.如果缺少前面的设置矩形法线为wcs,高度为第一点的z值这一步,将导致变换的变换,得到一个跳动的矩形框。显然是违背我们的初衷的。 关于这段函数的计算和几何部分,不是很难,大家可以看代码去理解。 这之后,函数正确返回;若要动态标注则转入updatedimdata;这部分我就没编译运行了,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做一下。 9、好了,现在函数又回转到startjig中。 这时候获得其他函数的返回值,如果中途取消或者其他错误,不能正常返回,则删除m_pellipse,正常返回则用append函数让自动添加。但是虚线框是要删除的,所以我们再打开m_ppolyline再进行删除操作。 10、我们还要为这个椭圆的拖动创建方式定义一个命令名:myellipse 这一步比较熟悉,我就不用介绍了,在命令函数中首先用户交互取得第一个角点,然后定义一个jig类,对其开始拖动.拖动完毕后,删除指针。 arx的各个版本可能会有差异,但都是大同小异,另外,如果你还想实现关键字,橡皮筋等效果不妨参考其他例子或者帮助。 上面说的不对之处,还望指教。 程序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ahlzl版主的帮助,在此致谢! 下面是程序的源码: [ ] 不错啊。这种帖子多多益善。 c#最适合开发autocad,因为它拥有vb容易的特点,却具有vc++的强大功能。 楼主的jig用的很好哦,敬礼! 因為專業, 所以精彩 !!! 学习了, 学习, 好帖一定要顶的! 到处都找不到这样好的例子 |
所有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。 现在的时间是 04:16 AM. |